查看原文
其他

带病工作的约翰逊给英国人民写了一封信,他说了什么?

吴蔚 直新闻 2020-10-13

点击上方蓝字直新闻关注我们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







英国首相约翰逊给英国民众的公开信


 QUESTION 

直新闻: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的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给英国民众写了一封公开信,提及将进一步升级疫情防控措施。另一方面他的支持率也创下了新高。对此你有何观察?







 ANSWER 特约评论员 吴蔚: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两天前在首相官邸的书房中,用手机自拍的那段“全国讲话”的确拉近了他与英国人民的距离。我能够听出他的鼻音比平时更重了,这是卡他症状的主要表现之一。当英国正在与新冠疫情进行战斗时,政府的一号首长不幸“负伤”,却仍然呼吁民众坚定信心,与病毒战斗到底。我想这的确非常能激发民众的团结与抗疫的士气,从观感及传播效果上看,约翰逊的这一次手机直播流式的全国讲话是成功的,它也的确警醒了许多麻痹大意的英国人:这不是演习,这是一场战争。
约翰逊的“轻伤不下火线”的确赢得了英国人乃至世界的尊敬,但我想,他的民调数据之所以持续攀升,更主要还是得益于他所领导的内阁及时出台了纾困政策。应该说这份为广大就业者及企业提供数十亿英镑的援助计划很大程度上舒缓了弥漫在英国社会里的焦虑情绪。也只有让人们得知自己不会丢掉饭碗之后,才能更好地呼吁他们待在家里,老老实实地居家隔离。
但我必须指出,约翰逊首相节节攀升的民调并不能掩盖英国政府此前的应对失当。今天传来了英国女王贴身侍从确诊感染的消息,当查尔斯王储、约翰逊首相、英国政府首席医疗官、卫生部长等人陆续确诊感染之后,外界也着实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健康状况捏一把汗。随着靴子一个接着一个落下,英国民众可能会担忧:贵为“九五之尊”的国家首脑们陆续确诊,身为普通民众的我们又该如何自处?这样的不安全感正在英国社会中蔓延。
比尔·盖茨前几天接受CNN连线,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他说:美国每年花了千百亿的资金去研究如何打赢战争,却在这场新冠疫情面前手足无措,这是值得反思的。我想比尔·盖茨的这句话放在英国政府身上同样适用。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很强,但也是一视同仁的,它不是精确制导武器,不会在战争的一开始针对政府高官进行“斩首行动”。但英国王室与唐宁街10号出现的感染案例告诉我们:对新冠疫情的轻视与怠慢可能才是最大的敌人。



 QUESTION 

直新闻:在约翰逊首相给英国民众的公开信中,我们已经看不到所谓“群体免疫”的痕迹了,你如何看待英国政府防疫政策的转变,这封信还有哪些信息量可以解读?







 ANSWER 特约评论员 吴蔚:在约翰逊的这封信中,我发现他两次提及:stay at home(待在家里),并且使用了urge(极力敦促)这个词。我想,随着英国政府极力呼吁民众居家隔离减少外出,先前所谓“群体免疫”的策略也就不攻自破了。客观地讲,外界此前对英国政府所谓“群体免疫”的做法是存在一定误读的。以我的理解,英国首席科学顾问瓦兰斯爵士之所以提及“群体免疫”这个概念,更像是一种“底线思维”的体现。他所设想的场景是英国的医疗资源不堪重负彻底崩溃之后,政府将很难组织起有效的应对措施,届时大家的生命就只能交给人体自我免疫这道防线了。
但对于任何政府而言,除了做最坏的打算,还要尽最大的努力。舆论之所以对“群体免疫”策略口诛笔伐,很大程度上是对英国政府在应对疫情刚开始就摆出一副“两手一摊、放弃抵抗”、对新冠病毒绥靖政策的反对。今天我们在约翰逊的信中看到这样一句:我们必须延缓疾病的传播,降低病人的数量,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用来尽可能地拯救更多的生命。这说明,英国政府没有放弃,更谈不上绥靖,约翰逊首相最担心的是医疗系统的崩溃。
在这里就必须提及约翰逊反复提及的关键词:NHS它是National Health Service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简称,这是让英国人引以为傲的全民公费医疗保健系统。它具有普遍性,所有英国公民无论贫富都按照统一的标准缴纳医疗保险,也享有一样的医疗福利。它的运行仰赖于分布在英国基层的1600多间社区医院及护理中心,层层分诊与转诊是它得以高效运转的逻辑核心。应该说英国的NHS的确是一个国家医保政策的合理解决方案,但这个系统本身在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时就显得有些脆弱了。NHS的总监今天说,如果应该能够将此次疫情的死亡人数控制在2万以下就是一个“好结果”,足见他们对当下的严峻防疫形势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因此,我们也看到英国政府号召数以千计的退休医务人员重新充实到NHS的服务行列中,如何保障这个救命的医疗体系不被疫情压垮,是英国政府当下最紧迫的任务。



 QUESTION 

直新闻:西班牙的情况不容乐观,意大利的每日新增确诊病例规模依然不小,你如何展望欧洲的防疫形势,他们当下面临哪些困难?







 ANSWER 特约评论员 吴蔚:我查了一下欧洲这两天的情况,意大利确诊病例累计9万3,西班牙7万2,德国5万8,法国3万7,英国1万7,就连瑞士都已经1万3了。整个欧洲都在面临巨大的防疫压力。接下来我又查了一下人口老龄化的情况,其中位居前列的欧洲国家分别是: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从这个意义上讲,欧洲人民这一次可能真的会损失惨重。
从政府应对的角度看,上述这些欧洲国家均发布了严格的社区管制令,有的甚至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措施是很严厉的,但是为什么效果却不那么显著呢?我想要从多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医疗物资的紧缺是所有国家都在面对的。这些天我们陆续看到喷涂北约迷彩的各欧洲国家军用运输机频繁降落在中国的机场,将千万级数量的口罩和以吨为单位的医疗物资运回欧洲。在英国首相约翰逊确诊感染的第二天接到了特朗普的慰问电话,张嘴第一句话是:我们需要呼吸机。然而美国何尝不需要这个,特朗普自己还在跟纽约市长围绕呼吸机的紧急拨付发生了争执。
其次,欧洲各国民众是否还对新冠疫情缺乏足够的重视?相信这几天收看《直播港澳台》的观众朋友应该注意到了,我们许多在欧洲的留学生集中反映:欧洲民众普遍缺乏足够的应对措施。我查阅了几家英国、德国媒体,发现他们不约而同都在显要位置有一个相似的新闻标题:《我们什么时候能够从家里走出来?》  是的,“不自由毋宁死”的确是欧洲民众普遍存在的心态与个人追求。但我更希望他们能够借鉴瑞典人民在此次疫情中表现出的自我克制与约束,瑞典政府给全体国民灌输了一个概念:抗击疫情时,每一个人都有沉重的责任。
新冠疫情的传播更主要发生在社区,只有将社区传播的风险控制住了,国家整体防疫形势才能扭转。否则,欧洲国家投入再多的资源、号召再多的退休医务人员重返前线,都是杯水车薪。

如需转载, 请在后台回复“授权”。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